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云南省关于“四行业”重点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的决策部署,提升矿山、机械制造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水平,保障企业职工安全健康,近期,昭通市顺利举办矿山、机械制造行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,累计组织辖区内的煤矿、非煤矿山、机械制造企业的关键岗位人员参与培训。
多部门协同联动 构建工伤预防共治格局
本次培训由市人社局牵头,联合市应急管理局、市能源局共同组织,组建由安全注册师、工伤预防专家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进行授课。为确保培训工作精准有效,市人社局委派专业教学团队采取电话访问、实地调研、员工座谈等形式,精准识别机械制造行业设备操作风险高发、矿山企业井下作业环境复杂等特点,全面掌握各企业、各岗位的具体需求,制定“一行业一方案”“一岗位一课件”的培训计划。
在机械制造企业培训现场,专家讲师详细解读了《安全生产法》《工伤保险条例》《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》等政策规定,讲解了机械设备的安装、检修、维护、紧急制动等专业知识,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机械伤害事故情景提出有效的应对预案。昭通高速装配建筑有限公司的安全总监王先生表示:“专家通过案例呈现,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可借鉴和参考的事故应急预案规范样本,为我们优化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了专业指导。”
精准化分层施教 打造定制化培训课程体系
培训特别突出精准施策原则,针对企业分管负责人、专职安全管理人员、班组长等不同层级、不同岗位人员设计差异化课程。对企业分管负责人开展安全领导力、事故事件管理、应急管理、职业健康管理等知识讲解,重点强化企业工伤预防工作体系建设和重大风险研判决策能力;对专职安全员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控体系建设实训;针对企业班组长,特别设置了班组长角色认知、班组建设管理、班组长与安全生产等课程,并开发“现场应急处置”实训课程板块,现场讲解实用的急救技能。
非煤矿山企业班组长培训班的课堂上,50余名参训人员正围绕“班组安全会的开展”这一主题进行小组研讨,并深入交流如何平衡作业工期和安全培训、如何创新安全会议形式等内容,并在讨论结束后一一交流经验、分享自己的观点看法。参训的一采矿企业班组长何先生表示:“大家都是参与矿区作业多年的基层管理人员,针对一线岗位员工的作业习惯和心理有更为直接的了解,通过交流分享,可以收获更多实用的管理技巧。”
送教上门+云端学习 打通培训“最后一公里”
为破解企业“工学矛盾”,培训采用“集中授课+入企教学+线上巩固”三维模式。除在镇雄县城区内设培训主场外,更组织专家团队深入镇雄金竹煤矿、威信观音山煤矿、昭通高速装配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“送教上门”服务,累计开设线下培训25场,覆盖各企业的“三类人员”达1028人。在观音山煤矿一井内,工伤预防专家结合视频案例和图解,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,矿工们纷纷表示讲师的演示教学专业实用,大家都能学会用上。
线上学习平台同步发力,参训人员还可利用碎片化时间,通过线上培训平台参与工伤预防主题学习,以巩固所学知识。“打开手机,随时随地就可以学习工伤预防相关知识。之前线下培训中理解不到位、记忆不深刻的地方都可以在线上课程中加以复盘和回顾。”云南能投威信煤炭有限公司观音山煤矿二井的骨干员工张先生说道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